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应急处置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快速反应、积极主动、从容镇定、扎实高效”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我校成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我校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督促学校预防和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蔡祖泉
副组长:苏朝晖 曾东升
成 员:李涛、汪涛、邹正清、林德铭、尹吉娜、廖心波、张杏莉
★ 指挥部:
1.指挥部组成:学校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现场总指挥由校长蔡祖泉担任,若校长不在学校由主管安全副校长或安全主任担任。
2.指挥部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 指挥部位置:
为了便于掌握现场情况,便于发布命令,便于现场信息反馈,便于紧急情况下撤离,学校指挥部设立在学校门卫处前面空地。
★ 指挥部下设六个小组:
1.指挥组
小组成员:蔡祖泉、苏朝晖、李涛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2.疏散组
小组成员:林德铭和紧急疏散预案中安排的人员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警戒处置组
小组成员:苟月兴及保卫人员
基本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现场人员及重要物资,并放置防爆毯、防爆围栏等,在公安机关等专业部门到来之前,对事件进行先期处置,保护好现场。
4.伤员救护组
小组成员:冯海燕、杨志敏、尹吉娜、廖心波、体育组教师
基本职责: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5.外围控制组
小组成员:巡防和保卫人员
基本职责:负责维护学校大门、出入口秩序,疏导师生有序撤离,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6.装备保障组:
小组成员:邹正清及相关后勤人员
基本职责:提供各种处置突发事件物资装备,通讯设备,编制广播词备用,负责平时的装备保养。
7.报告联络组:
小组成员:汪 涛 张杏莉
基本职责:根据指挥组的命令迅速报告110、119、120和园岭派出所(82100222)和区教育局领导(82918360)。或向学生和家长播报信息。
三、处置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2.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3.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生命第一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5.基本装备原则。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电视监控、应急广播、防爆围栏、防爆毯、防毒面具、安全头盔、警戒带、袖章标识、疏散标志、应急灯、对讲机、强光手电、电喇叭、消防器材及值班车辆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
6.协调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7.追究责任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指挥部及各组织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协同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要按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职能任务分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预案等级
本应急预案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预案:即学校已发生恐怖袭击、爆炸、火灾、人员拥挤踩死、踩伤等事件后,应立即启动预案,进行处置。
2.二级预案:即学校发现爆炸物,局部发生火灾、蔓延较快,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等,应立即启动预案,进行处置。
3.三级预案:即学校发现可疑爆炸物、接到恐吓电话、食物中毒、局部发生可控制火情,有可能造成人员恐慌局面失控时,应立即启动预案,进行处置。
五、处置措施
1.一级预案处置。学校发生恐怖袭击、爆炸、火灾、人员拥挤踩死、踩伤等难以控制的事件后,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警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机关并宣布启动一级处置预案;
(2)立即停止教学,播放广播 , 组织师生按疏散路线有秩序尽快撤离到指定地点,并清点上报各班学生人数;
(3)控制所有出入口,立即封闭现场,设置隔离线,组织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同时在学校周边进行巡逻控制;
(4)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为调查取证提供线索。
2.二级预案处置。学校发现爆炸物、局部发生火情蔓延,造成公共秩序混乱,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警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机关并宣布启动二级处置预案;
(2)立即停止教学,播放广播,组织师生按疏散路线有秩序尽快撤离到指定地点,并清点上报;
(3)控制所有出入口,封闭发现爆炸物品现场或火情现场,同时对火情现场组织抢救,划定警戒区,设立警戒线,派专人在现场周边警戒,维护好现场秩序,在专业人员到来前,不得移动可疑物品;
(4)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为调查取证提供线索。
3.三级预案处置。学校发现可疑爆炸物、接到恐吓电话、食物中毒、局部发生可控制火情,有可能造成人群恐慌局面失控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警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机关并宣布启动三级处置预案;
(2)组织人员向安全地域疏散,组织处置突发事件小组人员,对学校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启动监控系统,对学校内各个部位进行监控,注意发现可疑人;
(3)接到恐吓电话时,要冷静处置,尽可能拖延时间与其周旋,记住其语言特征,有条件的进行录音,为公安机关侦破提供线索;
(4)遇到局部发生可控制火情,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情蔓延,迅速扑灭。
六、工作要求
1.各小组要高度重视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2.学校要把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作为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落实,严格按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3.各有关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可疑物、可疑车辆,对有可能制造暴力恐怖事件的人员,由学校门卫向学校领导报告,保卫人员跟随监视,并保持通讯畅通,发现可疑情况果断处理。
4.办公室要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发现各种带有预警性和苗头性信息,密切掌握,及时汇报或上报。
5.保卫人员要做好重点防范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安全,防止发生借机盗抢等犯罪活动。
6.伤员救护组要掌握周边医疗机构分布情况,遇突发事件后,要将伤员迅速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7.学校每年要进行一次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措施到位。
七、善后处理工作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2.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将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八、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电话
1. 有关部门电话:
教育局有关部门电话: 福田区教育局办公室82918360
公安局报警电话: 110
消防有关部门电话:指挥中心3350820、3360994
派出所电话:园岭派出所82100222
校长室电话:22928566
学校保卫处电话:22219811转8100
医院电话: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83360833
2.相关人员电话:
部门 |
职务 姓名 |
移动电话 |
宅电 |
办公电话 |
内线 |
福田区应急指挥中心 |
|
|
|
82268300 |
|
福田教育局办公室 |
文渊主任 |
13802266008 |
25332128 |
82918163 |
|
园岭派出所 |
史怀良片警 |
13823503069 |
|
|
|
|
|
|
|
|
|